首页

收男奴

时间:2025-05-24 11:04:03 作者:文明乡风入心坎 村民日子好起来——多地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观察 浏览量:98513

  中新网悉尼7月31日电(顾时宏 王心怡)由世界音乐艺术教育协会主办的第五届悉尼中国艺术节“相约澳大利亚”盛典音乐会30日晚在悉尼歌剧院上演。

当地时间7月30日晚,由世界音乐艺术教育协会主办的第五届悉尼中国艺术节“相约澳大利亚”盛典音乐会在悉尼歌剧院上演。记者 顾时宏 摄

  中国驻悉尼总领馆代总领事王春生、澳华交流中心主席林晋文、澳大利亚宋庆龄基金会主席陈星惠、澳大利亚黄河演艺机构董事长陈丰、世界音乐艺术教育协会代表邢冬梅、澳大利亚长乐商会会长王建忠及当地民众近2000人出席活动。

当地时间7月30日晚,由世界音乐艺术教育协会主办的第五届悉尼中国艺术节“相约澳大利亚”盛典音乐会在悉尼歌剧院上演。中国驻悉尼总领馆代总领事王春生(右3)、澳华交流中心主席林晋文(右4)、澳大利亚宋庆龄基金会主席陈星惠(右2)、澳大利亚黄河演艺机构董事长陈丰等及当地民众近2000人出席活动。王心怡 摄

  当晚的演出中,十余家中澳艺术团以合唱、舞蹈、器乐等多种艺术形式为澳大利亚观众带来多元文化特色的艺术享受,从多维度、多层次呈现中澳跨文化融合之美。澳大利亚黄河合唱团带来了《光芒》和《小河淌水》,并与威洛比交响合唱团合作演绎了《布兰诗歌》。青岛红帆女子合唱团则演唱了《渔光曲》和《敕勒川》;威洛比交响合唱团还演绎了《死亡之舞》《圣体颂》和《弥赛亚神曲》。此外,上海和之声音乐艺术中心合唱团、常州保利童声合唱团和北京市中芯学校合唱团也都演唱了多首动听的歌曲,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绚丽多姿的音乐盛宴,展现了多元文化的交融与辉煌。

当地时间7月30日晚,由世界音乐艺术教育协会主办的第五届悉尼中国艺术节“相约澳大利亚”盛典音乐会在悉尼歌剧院上演。记者 顾时宏 摄

  王春生致辞表示,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跨越了文化和国界,今晚的演出由来自中澳两国的艺术团体联袂献上,为中澳两国文化交流注入了新的正能量。他诚挚地期待更多的文艺交流和合作,为中澳友好架起一座艺术的桥梁。

  林晋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这个星光璀璨的夜晚,乐声悠扬,情谊绵长,这场音乐盛宴为两国文化的深厚交流谱写了新的篇章,观众见证了澳中文化在音乐中交融的绚丽辉煌和友谊的升华。

  黄河合唱团团长陈丰表示:“合唱团在促进中澳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桥梁作用,希望通过音乐传递友谊。我们致力于将中国丰富的音乐文化带给澳大利亚观众,同时也从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中汲取灵感。这不仅是一次演出,更是一场心灵的对话。”

  主办方代表邢冬梅表示,自2014年创办以来,悉尼中国艺术节通过多元文化交流促进中澳文化推广。她希望今晚的艺术盛宴能展示中澳文化的交融与美好,并祝愿中澳友谊长青,侨胞们在悉尼幸福安康。

  当晚还举行了颁奖典礼,澳华交流中心主席林晋文、澳大利亚长乐商会会长王建忠、澳中茶文化交流促进联合总会会长吴雷蒙等嘉宾为澳大利亚黄河合唱团等表演团体颁发“杰出表演”奖。澳大利亚黄河合唱团团长陈丰获颁“中澳文化推广奖”。

  当晚活动由知名主持人大超、澳大利亚华裔小姐悉尼总决赛“旅游大使”吴天仪担任中、英文主持。(完)

【编辑:李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内蒙古发布两项氢能产业重要文件

不少中国企业已敏锐捕捉商机。大疆无人机正广泛应用于航拍,美团在部分城市开通了无人机配送业务。小鹏、吉利、广汽等中国车企发布了多款飞行汽车产品,尽管暂未正式上市,但“卡位”意图明显。

中国专家最新研究为肾癌早期诊断、精准治疗提供新策略

2022年7月1日,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在香港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

澳门暑期入境旅客量创新高 单日最高达15.2万人次

“轴心时代”对应中国,正是先秦孔孟老庄等思想家百家争鸣的时代。这些伟大的思想超越时空,至今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展览展出的国家图书馆藏《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直解二卷》为宋刻本,征引古本及前人音训注释40余家。

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艺术化地将中华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精髓提炼出来并加以表现,是助力国产影视加速“出海”的关键。只有做到以情动人,以情化心,才能传递深厚的中国文化内涵,向世界彰显中国的文化自信。

东方“神秘力量”频频亮相巴黎奥运场,中国游泳队身上盖满“火罐印”

4年前,来自澳门的“85后”青年陈祥来到黄埔区“澳门青年人创新部落”,成立了广州神农智联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如今已闯出一片天地。

相关资讯
香港大湾区管弦乐团举办公益音乐会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新征程的重大实践创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具体体现,是以更先进的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劳动资料的改进、劳动对象的扩展及其组合的优化,推动生产力不断从落后走向先进、从传统走向现代,也带来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升。在传统生产力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消耗较多物质资源和化石能源。在这个阶段,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资源利用率不高,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破坏。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生产力逐渐呈现出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新质态,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的新质生产力开始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现代化的产业为主要载体,要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新”主要体现在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技术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及其发展应用所催生出的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质”主要体现在质量、品质、效率、效能等方面的大幅提升。从传统生产力到新质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新质生产力在我国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与生机活力。

热门资讯